点击复制链接分享给好友
当前目录👉 乡间幽会

山村三春

离别了故乡,不知多少年哟!那悄悄的远方。

望了又望,眼前只是一片,寂寞和缈茫!

但此刻我心目中的故乡是那可爱的山村,因为那里有我可爱的小芳!

出国后婚姻事业也已经早有安排:

我的妻子名叫柔柔,但实际上一点也不柔!

我经常要外出公干飞遍全世界,一切行程由她安排,但永不飞大陆!

二、三十载光阴飘逝,往事历历恍惚眼前┅┅

我也知道一些比我遭遇差的天涯沦落人,后来终于回城了,但因政府的户籍政策,城市永远不能和农村结缘,变成不得不抛妻弃子┅┅但我和他们又不同,他们是屈于粗暴的制度!而我┅┅我已习惯于现状,实在怕再见到故人!小芳啊小芳!我愧对于你!

谢谢你!给我的爱,今生今世不忘怀!

谢谢你!给我温柔,伴我度过那个年代┅┅

– 不忍告终又如何 –

山村三春之六

《小芳》后记

《小芳》一文在创作过程中,我一路将草稿寄给和我有联络的网友,其中Roson兄、隐兄、野马兄、乱君兄,以及一位身在中国大陆经历过“那个年代”的网友都给了我鼓励和批评,对他们的支持,我深表感谢!

创作初期我也认为用《小芳》作标题最好,但我一向不喜欢影射已成名的作品,虽可沾其光,但写得不好就有辱原着,所以用《山村三春》。

但经历“那个年代”的网友认为《小芳》这首歌的成名不但因为她写得好,还因为她的的社会史实。“小芳”已经成了“那个年代”山村不幸妇女的通称!

想了想,小芳真的不止一个,李春波的歌有她的小芳,我这情色故事有我的小芳。

“那个年代”大陆知识分子流放偏远山区,那苦状实在不堪再挖其伤疤。

我把故事套在真实存在怪俗的山村,也不过是苦中作乐,以不切实际的手法去把“那个年代”被流放之事青年的苦状甜美化、情色化!

我不意写悲剧,可惜我并不能替“小芳”在故事中找到好的归宿!

因为那史实是数年后,“落实政策”知青纷纷回城,但蛮横无理的“户口制度”恰如封建社会的“门当户对”。

农村女孩子嫁入城市就失去“户口”,子女也没有“户口”。

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年轻华人或者不明白什么是“户口”。

其实“户口”就是公民身分。

没有“户口”就没有“选举权”?但这并不重要!

人们最重要的是:

一切根据户口配给∶不能上学!没有衣穿!没有房住!没有饭吃!

不能上学:问题还不大,做个文盲算了,还不必担心子女偷看情色小说。

没有衣穿:大人的破衣服还可以改成小孩的!

没有房住:夏天到处睡,冬天挤一挤,“公安”来查躲一躲,免得抓到罚钱。

没有饭吃:┅┅

我讲给小孙女听的时候,她说:“吃零食嘛!”

你们说呢?

在故事中,我实在是不忍心再责备那些在流放期间没有因为水土不服病死、饿死,折磨死,而“落实政策”之后抛妻弃子逃回城里的“负心郎”!

不如让读者们唾骂贪图荣华富贵的我,但我本来并不想出国,我也情和小芳留在那“党的光辉”照不到的小山村。

是家姐逼我出来的!

但为了家庭,为了我,她嫁给她不爱的人,我又怎样怪她┅┅坐在电脑跟前的同好,假如你是我,你想我怎样做?

我不顾一切回去寻找小芳?

那将放弃香港的老婆孩子,那是另一个悲剧,柔柔虽然不柔,但她没有错,她没有逼我和她结婚,而且给了我一个共同拥有的家┅┅

从离开山村的一刻,我已经完全没有┅┅啊!也不能说完全┅┅其实现在红梅仍然有和我联络,下面的内容千万不能给我柔柔知道:

我来港之后那几年,同去的那四个知青都因为落实政策而回城了,后来,大陆又开始改革开放,红梅和学军因为有那段荒唐的日子,毕竟还是结不成婚,后来她嫁了个港客,也来到香港。

我因为心里终放不下小芳,在八三年拜托红梅回去探探小芳的情况,红梅果然念着旧情去了一趟,回来大吐苦水,要我报答她!(别再问我报答什么啦!)原来事隔十年,山村还没有公路,红梅在县城找到那大叔,由他的儿子带路翻山越岭进去,果然见到小芳,她更加成熟美丽,依然是当地的打扮,红梅拿出我捎去的钱给他,但她不要,说没有用。

但小芳对红梅头上的发夹很感兴趣,结果红梅差不多把身上所有的饰物都留下来给她,红梅问小芳恨不恨我,小芳道:“村长说,你们城里人毕竟是来做客的!”

红梅去找过树根,树根告诉她说:“除了风情,小芳仍是山村最美丽的女人!”
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更多 乡间幽会

小说推荐

友情链接